元数据

点亮黑夜:爱迪生传

  •  点亮黑夜:爱迪生传|200
  • 书名: 点亮黑夜:爱迪生传
  • 作者: 埃德蒙·莫里斯
  • 简介: 在这本书之前,爱迪生的女儿马德琳曾经抱怨:“我至今没有看到一部令人满意的完整刻画父亲的传记。人们总是过分强调他做过什么事, 却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。” 这本书由普利策奖、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传记作家埃德蒙·莫里斯基于托马斯·爱迪生国家历史公园中保存的约500万页原始文件,历经长达7年的阅读研究创作而成。他还得到爱迪生被托管的家庭文件访问特权,包括爱迪生曾外孙所藏的家族档案,甚至还有多年来被尘封的爱迪生给第二位妻子的情书。这本书首次详细讲述了爱迪生84年的人生和成就,首次摒弃了认为爱迪生和尼古拉·特斯拉之间存在敌意的阴谋论,并提出了他们互相欣赏的依据。全书既描绘出爱迪生的经典形象,也展现了他较少为人所知的其他面孔。他不仅是专注、勤奋的天才发明家,也是宠爱妻子的丈夫、严厉的父亲、无情的老板、自诩有商业天赋却常常濒临破产的企业家、秉持进步主义理念的老共和党人。
  • 出版时间: 2023-06-01 00:00:00
  • ISBN: 9787521754704
  • 分类: 人物传记-科学家
  • 出版社: 中信出版集团
  • PC地址:https://weread.qq.com/web/reader/32732d90813ab7f4ag018177

高亮划线

序言 1931年

📌 即使是在收入不菲的而立之年,他的两任妻子都因为高级的饮食而发胖,他本人一顿饭的食物量也仍不超过6盎司[插图],通常只有4盎司,饮料只喝牛奶和调味水。“人在喝醉时无法清晰地思考问题。 ⏱ 2024-02-22 22:54:08

📌 我想告诫你们的是,一定要勇敢。”他在自己的植物园做告别广播演说时鼓励他的同胞们,“我已经活很久了,眼见历史一次又一次地重演,亲历过多次商业萧条。但是,无一例外,美国都会浴火重生,并且变得更强大、更繁荣。” ⏱ 2024-02-22 22:54:50

📌 爱迪生的人生信条在他14岁自己写文章、刊印并发行一份在火车上售卖的报纸时就定下了,那就是只创造实用和有利可图的东西。尽管爱迪生更渴望成为一名企业家,并开办了100多家初创公司,但他发明的欲望仍如情欲一般不可阻挡。他的每一次蜜月都能触发一股技术发明创意的洪流。40岁时,在仅仅一天当中,他就满怀激情地记下了112个“新事物”的原创想法,包括机械采棉机、压雪机、电钢琴、人造丝、铂丝切冰机、渗透摄影系统(预示着12年后放射学的问世),以及“盲人墨水” ⏱ 2024-02-22 22:57:42

📌 “具有创造力的爱迪生,使他自己和我们全人类的生活充满灿烂的光芒。”亨利·福特则宣称,爱迪生的成就“深植于全人类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”。胡佛总统更是深情妙赞:“他,带来无限光明,驱散黑暗。” ⏱ 2024-02-22 23:02:21

📌 此前20多年,爱迪生曾坦率至极地进行了自我评价,但是所有的专家都没有引用过这段话:“地球上的一切都取决于毅力。我一生中从未有过任何创意,我没有想象力,也从来不梦想什么,我的那些所谓发明已经存在于环境中,我只是将它们拿出来而已。我什么也没创造,没人能创造东西。创意也不是天生的,一切都来自外部。勤劳的人从环境中‘引诱’出创意,浑浑噩噩的人只会让创意躺在那儿,而自己跑去看棒球赛。‘天才’昼夜‘泡’在实验室里,如果创意出现时他正好在场,他就能抓住;如果他不在场,创意还是会出现,只是会花落别家。” ⏱ 2024-02-22 23:04:07

第一章 植物学 1920—1929年

📌 爱迪生不想步杜兰特的后尘。他每天工作18个小时,常常直到天亮才回家。他还加大了裁撤的力度,在圣诞节前撤销了查尔斯的整个人事部门(“该死,我在这儿干着招聘和解雇的活儿”),并解雇了1650名留声机工厂的工人。他辞退了5/6的工程人员,以及相当比例的簿记员、办事员、艺术家、文案、推销员和猎头。侥幸留下的人的工资被大幅削减,并被告知不用期盼圣诞节奖金了 ⏱ 2024-02-24 13:04:15

📌 爱迪生的眼光比儿子更老辣也更冷酷,在工资在每1美元预算中占85美分的情况下,他看到了采取类似行动的必要性。他不断地指出他11岁就开始经商了。“我经历过六次这样的经济萧条。我知道萧条是什么样的,我们必须裁员,否则我们会破产的。” ⏱ 2024-02-22 23:17:24

读书笔记

本书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