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数据
活法
- 书名: 活法
- 作者: 稻盛和夫
- 简介: 做企业的目的是什么?赢利!做企业人的目标是什么?帮企业赢利!然而,为什么在财务报表形势喜人、经营业绩节节攀升的同时,我们还会听到公司员工对老板的私下抱怨,看到高层们面对发展的十字路口无法舒展的愁眉,甚至此时正目睹着各界舆论对业界翘楚、时代精英们毫不留情、铺天盖地的指责与奚落?诚然,所有企业及企业人都恪守着赢利——这一亘古不变的原则在时代的浪潮中奋勇前进,但是又有多少人真正参透了利益背后的玄机?中国并不需要“道义放两边、利字摆中间”的商业大鳄,更不会提供给缺乏德行、忽视修为的企业人广阔发展的康庄大道;如果想在白热化的竞争中一枝独秀,就必须要剖开经济的表象,探求企业的本质,找到得以在如今的世道中生存下去的活法。这本《活法(新版)》的作者稻盛和夫是日本战后经济的传奇,他不用优美的文字取胜,也不用高深的说教让人五体投地,而是将其多年心得以质朴的文字向我们娓娓道来。企业人会从中领会真正的企业发展之路,而普通人亦将感受到*境界的“为人之道”。
- 出版时间: 2012-05-01 00:00:00
- ISBN: 9787506045025
- 分类: 经济理财-管理
- 出版社: 东方出版社
- PC地址:https://weread.qq.com/web/reader/1fb32560813ab6dedg014d47
高亮划线
人生的意义在于磨炼灵魂
📌 这个人生的过程本身,就像磨炼灵魂的砂纸,人们在磨炼中提升心性,涵养精神,带着比降生时更高层次的灵魂离开人世。 ⏱ 2022-06-22 18:12:50
📌 今天比昨天做得好,明天又比今天做得好,每一天都付出真挚的努力、不懈的工作、扎实的行动、诚恳的修道,在这样的过程中就体现了我们人生的目的和价值。 ⏱ 2022-06-22 18:12:20
人生真理在勤奋工作中领会
📌 释迦牟尼谈到参悟之道,其中重要一条叫“精进”。所谓“精进”,就是拼命努力、心无旁骛、埋头眼前的工作。这是提高心性、磨炼人格最重要、最有效的方法。 ⏱ 2022-06-23 10:08:56
“心想事成”是宇宙的法则
📌 你心中描画怎样的蓝图,决定了你将度过怎样的人生。强烈的意念,将作为现象显现——请你首先铭记这个“宇宙的法则”。 ⏱ 2022-06-26 15:00:20
不断带给人类睿智的“智慧的宝库”
📌 如果不是这样,就无法说明为什么缺乏知识、技术、经验、设备的我,竟然能够做出世界一流的发明创造。当时的我没日没夜,废寝忘食,抱着无论如何也必须成功的强烈愿望,埋头于研究开发,热衷的程度达到了“痴狂”。 ⏱ 2022-06-26 15:24:54
只有主动追求的东西才可能到手——一条人生法则
📌 换句话说,一个人心中描绘的事情或心中的愿望,会如愿地在其人生中出现。因此要想做成事情,首先要思考“要这样、必须这样”,这种愿望比谁都强烈,热情达到燃烧的程度,这比什么都重要。 ⏱ 2022-06-26 15:31:07
睡也想、醒也想,持续强烈的愿望最重要
📌 愿望强烈的程度,促使你睡也想、醒也想,一天24小时不断地思考,透彻地思考。从头顶到脚底,全身充满了这种愿望,如果从身上某处切开,流出来的不是血,而是这种“愿望”。抱着这样的愿望,聚精会神地、一心一意地、强烈而透彻地进行思考,这就是事业成功的原动力。 ⏱ 2022-06-26 15:33:25
成功需要缜密的计划和精心的准备
📌 经过几次这样的教训以后,我就更换了商量的对象。每当要开展新的、难度大的工作时,就不找那些头脑聪明、却将聪明头脑用于悲观分析的人商量,而找一些理性不足、感性有余的人,这些人对我的提案总是很有兴趣,总是赞同:“很有意思,一定要试试。”我就将他们集合起来商讨大事。或许有人认为我这种做法太荒唐。但是在事情的构思、构想的阶段,恰好需要这种由乐观派营造的乐观气氛。 但是将构想转到具体计划时,情况就完全不同了。这时应该基于“悲观论”,设想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,进行仔细、慎重的分析,制定周密的计划。大胆和乐观归根结底只是在构想的阶段有效。 然而,到了计划付诸实行的阶段,就要再次强调“乐观论”,坚定地采取行动。就是说“乐观构想、悲观计划、乐观实行”,这是成就事业、变理想为现实时必须的态度。 ⏱ 2022-06-26 15:42:17
心态决定命运
📌 最终,在一位大学教授的帮助下,我总算进了京都一家生产绝缘瓷瓶的工厂。进去后才知道这家企业非常破旧而且面临倒闭,工资迟发是家常便饭,而经营者一族还内斗不断。 好不容易进入的公司却是这种状态,和我同期进去的几位大学生一见面就发牢骚,每天商量的就是何时辞职。不久他们找到了新的工作,相继辞职而去,最后只剩下我孤家寡人。 人是很奇怪的,一旦被逼入进退维谷的境地,反倒想开了,轻松了。既然怨天尤人无济于事,不如将心境来个180度大转变,干脆把精力投入工作,全身心沉浸于研究吧。于是我把锅碗瓢盆都搬进了实验室,逼迫自己天天专心做实验。 ⏱ 2022-06-26 16:34:58
📌 这一阶段我掌握和积累的技术以及取得的业绩,成为我后来创办京瓷公司的重要资本。 ⏱ 2022-06-26 16:37:45
📌 不错,命运这东西,在我们的人生中俨然存在,但是它不是人力无法抗拒的“宿命”。命运可以随着我们心态的改变而改变。唯一能改变命运的就是我们的心,人生由自己创造。 ⏱ 2022-06-26 16:38:34
锲而不舍干到底,结果只能是成功
📌 只有坚信自己可能性的人,才能开创新事业。所谓可能性,就是“未来的能力”。只凭现有的能力来判断行还是不行,就永远无法成就新的事业,不能完成高难度的工作。 相信自己的可能性,给自己设立一个超出现有能力的高目标,竭尽全力在未来某一时刻达成这个目标。这时需要的是让“思维之火”不停燃烧。这样做不仅能获取成功,而且同时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。 ⏱ 2022-06-26 16:40:00
📌 的确,把明知“不可能”的事,作为“可能”承揽下来,这等于“撒了谎”。但是,从这个“不可能”的时点出发,拼死努力,最后神灵也出手相助,事情圆满完成。最初的“轻诺”、“撒谎”催生出了活生生的业绩。我就这样接二连三将不可能变为可能。换句话说,衡量自己的能力要用“将来进行时”,用这种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。 ⏱ 2022-06-26 16:41:20
持续努力,变平凡为非凡
📌 与其莫名其妙为明天而烦恼,与其苦思冥想去制定长远的计划,还不如全力过好今天这一天。这才是实现理想最切实的方法。 ⏱ 2022-06-26 16:42:52
天天钻研创新,孕育巨大飞跃
📌 迄今为止,不少优秀聪明的人投奔到京瓷的门下,但偏偏就是这些人,据说因为看不到公司的前途而辞职。结果留下来的,不少是头脑不够灵活、平凡、连跳槽也缺乏自信的“庸才”。但是,过了十年、二十年,这些“庸才”居然成了各部门的骨干乃至领导。我看过好多这样的例子。 究竟是什么让他们从平凡变为非凡的呢? 是不厌其烦、默默专注于一件事情的力量,是拼命过好“今天”的力量,是将“今天”不断持续的力量。换言之,将平凡变为非凡的就是这个“持续”。 不选择捷径,一步步、一天天拼命、认真、踏实地工作,积以时日,梦想变为现实,事业获得成功,这就是非凡的凡人。 ⏱ 2022-06-26 16:45:10
描绘梦想使人生飞跃
📌 不管年纪多大,我们仍要诉说梦想,描绘未来光明的前景。无梦之人不会有创造和成功,他的人格也无从成长。因为人格只有在描绘梦想、钻研创新、不懈努力之中才能得到磨炼。从这个意义上,我想强调,梦想和愿望就是人生起飞的跳板。 ⏱ 2022-06-26 16:48:48
迷惘时的航标——“人生哲学”
📌 事业的“原理原则”在哪里?不在公司的利益或面子,而是看怎么做对社会和世人有利。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才是企业经营的根本,也就是所谓“原理原则”。 ⏱ 2022-06-26 16:51:21
自己的人生之戏如何编演
📌 无论何事都认真面对,正面迎击——有时这等于把自己逼入背水一战的境地。就是说,遭遇困难时决不逃避,抱一股憨气傻劲正面迎击。 这确实很难,但你直面的问题非解决不可,这时候,你是躲避困难,逃之夭夭;还是与困难正面对峙,正面交锋。这是能否做成大事的关键所在。 ⏱ 2022-06-26 16:55:50
不在现场流汗什么也学不到
📌 本田教给我们的是:在榻榻米上练游泳未免太傻。榻榻米上学不会游泳,倒不如即刻跳入水中,用手用脚划一阵子再说。不在现场挥汗,哪能学到什么经营——本田自己就是榜样。成就伟大事业的智慧只能从经验的积累中才能获得。只有亲身参与的体验才是最宝贵的财富。 ⏱ 2022-06-26 16:56:56
拼搏在当下这一刻
📌 首先,认真过好今天,这是最重要的。无论你设定的目标多么远大,没有每一天脚踏实地的努力,没有日积月累的业绩,就没有成功。伟大的成果都来自于辛苦努力的积累。 不必为将来的成就莫名焦虑,只要认真过好今天这一天,自然就能看清明天。这样日复一日,五年、十年以后,就会结出巨大的果实——我这么想,这么做,经营企业到如今,其结果让我体会到一条人生真理:“完整地过好今天,就能看到明天。” ⏱ 2022-06-26 16:57:49
战胜自我向前进,人生大变样
📌 所谓“死读书”的那位,他有自制心,想看的电影、电视不看,战胜自己,不让自己偷懒安逸,敢于从正面迎击困难。社会上的成功人士也是这样,他们能够克制自己贪图享乐之心,专注于自己的工作。而自己懒惰、逃避困难、把勤奋的人看成傻瓜、对他们的认真态度冷眼相看的人当然不会成功。 ⏱ 2022-06-26 17:04:38
与外国交涉,“正当性”重于常识
📌 然而,驻美一个多月,不管我多么卖力到目标企业去游说促销,没有一单生意成交不说,简直是闭门羹不断。人生地不熟,不同的文化习惯让我无所适从。跑得腿发软,身出汗,得到的答复却是一连串的“NO”,还有白费心机的徒劳感。那时的艰难辛酸至今仍记忆犹新。即便如此,我仍然毫不退缩,坚忍不拔,锲而不舍,反复交涉后,渐渐有了成果,海外贸易逐步增加。 ⏱ 2022-06-26 17:08:47
喜悦要直率表露
📌 你的说法或许有道理。但我认为,研究出了成果,哪怕是微不足道的成果,也应该把自己喜悦的心情直率地表达出来。即使看起来有一点轻浮,但是,把发自内心的喜悦之情、感恩之心直率地表达出来,可以成为一种动力,激励我们持续这种枯燥的研究和单调的工作。” ⏱ 2022-06-26 17:16:07
每天的劳动磨砺心志
📌 换种说法,我们要提升自己的人格,不需要进行特别的、艰难的修行。在日常生活中扮演好社会赋予自己的角色,或者对于自己应该做好的事情——公务、家务、学习——都要尽心尽力,孜孜不倦,锲而不舍。这个过程本身就是磨炼人格的修行。 ⏱ 2022-06-26 17:24:44
重新认识劳动和勤奋的价值
📌 同样,仅仅把工作当成获取生活食粮的物质手段也是错误的。前面我已经讲过,工作蕴含着磨炼心志、提升人格等精神方面的意义。过去的日本,或者说东方,曾经很重视劳动所伴随的精神价值——把劳动看作塑造人性的精进的道场。 ⏱ 2022-06-26 17:27:56
托钵化缘中邂逅人心之美
📌 “利他”这个词,听起来似乎有点严肃,其实“利他”很平常,根本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。比如,想给小孩好吃的东西,想看到妻子开心的笑容,想让辛苦的父母生活舒适等等。任何行为,只要是出于对周围人的关爱之心,就已经是利他了。 ⏱ 2022-06-26 17:31:54
不必担心结果,因为因果必报
📌 从长远看,诚实的人,坚持行善积德的人不会总是倒霉;而懒散的人,不负责任的人也不会一直荣耀。 确实,有人干了坏事却未见恶报,因为他运势尚佳或侥幸逃逸;有人做了好事却未见善报,因为他一时时运不济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状况逐步修正,结果“种瓜得瓜,种豆得豆”,大家各得其所,进入他们应有的境遇。 ⏱ 2022-06-26 18:07: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