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数据
奇特的一生
- 书名: 奇特的一生
- 作者: 【俄罗斯】 达尼伊尔·格拉宁
- 简介: 数年如一日抢夺每一分钟的人,会过上怎样极致的人生? 苏联昆虫学家、哲学家、数学家亚历山大·柳比歇夫出版近70部学术著作,各类文章报告总计12500页机打稿,研究领域涉及各个学科,还精通文学、戏剧和音乐。而他的人生如此丰满的秘密,就在于他所开创并践行的“时间统计法”。自28岁立下创建有机体自然分类法的毕生目标后,整整56年的漫长时间里,柳比歇夫对每笔时间花销都进行了记录,精确到分秒,且无一日中断,不断总结和优化时间管理方法。时间统计法变为柳比歇夫生命的骨架,让他获得了最高效的工作力和最旺盛的生命力。作家格拉宁通过整理柳比歇夫的日记和时间账本,以侦探般的嗅觉,抽丝剥茧地还原出这位时间管理鼻祖传奇的一生。在这个时间紧缺的匆忙时代,柳比歇夫站立在时间之河的中央,等待人们发现时间的奥秘。
- 出版时间: 2023-11-01 00:00:00
- ISBN: 9787541167911
- 分类: 人物传记-科学家
- 出版社: 四川文艺出版社
- PC地址:https://weread.qq.com/web/reader/81032f50813ab8727g018948
高亮划线
第二章 奇特的爱戴
📌 我是个什么人呢?我是个“业余者”,跨界的“业余者”。这个词其实源自意大利文“diletto”,意思是“愉悦”,就是那种能从任何工作中获得愉悦的人。 ⏱ 2024-10-05 16:17:11
第四章 独一无二的日记
📌 战争初期的接连惨败和1941年冬天的最初胜利,几乎未在他的日记中得到任何反映。牵动全国的事件似乎并没有触动他。1945年5月的胜利日、战后的生活恢复、票证取消、农业困难……通通未被记入日记。在那些年,学术辩论及非学术论战接连不断,生物学战线上更是血雨腥风,柳比歇夫从未逃避或者躲藏,时常被卷入斗争中心。他被撤过职,挨过整,受过威胁,可另一方面,他也有过胜利、节庆和家庭喜事。然而,这一切的一切通通未在其日记中留下任何痕迹。 ⏱ 2024-10-05 18:53:30
📌 柳比歇夫本人从没说过这是日记。他管它叫“时间核算”。就像会计账簿一样,他按照自己的方法,对消耗的时间进行核算。 我注意到,每个月末他都做了总结,绘制了图表和表格。同理,每年度末则以月度总结为基础,制定年度总结,绘制汇总表。 图表画在方格纸上,用铅笔横七竖八画了各种线,旁边还标注了一些数字,有加有乘。 ⏱ 2024-10-05 18:53:30
第七章 时间统计法的缘起
📌 他对“边角料时间”的回收做到了十分精细的地步。坐车时他会阅读口袋书,或者学习外语。比如,英语,他基本就是利用“边角料时间”掌握的。 ⏱ 2024-10-05 18:53:30
📌 一天当中的读书时间如何安排?早晨,趁头脑清醒,我会看些艰深的(哲学、数学)。工作一两个钟头之后,我就读些轻松的,比如,历史或者生物学。脑子累了就看小说。 ⏱ 2024-10-05 18:53:30
📌 在路上阅读有什么好处呢?首先,不会觉察到旅途的不便,更容易适应;其次,较之于其他情况,此时神经系统处于最好的状态。 ⏱ 2024-10-05 18:53:30
📌 年度总结每次都有很多页,厚厚的一本。里面记录着一切信息。仍以1938年为例:生态学、昆虫学、组织工作、动物研究所、浆果研究所分别占用了多少时间,人际交流、路途往返、家庭事务各自占用了多少时间。 从中还可得知阅读情况,一年来读了哪些书,各种语言的文学作品读了多少页——竟然多达9000页!一共耗时247小时。 那一年他还撰写了552页学术论文,其中有152页被发表。 ⏱ 2024-10-05 18:53:3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