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数据
当我谈跑步时,我谈些什么
- 书名: 当我谈跑步时,我谈些什么
- 作者: 【日】村上春树
- 简介: 《当我谈跑步时,我谈些什么》是村上春树最受欢迎的随笔集。开始作家生涯之际,村上春树也开始长跑。从夏威夷的考爱岛,到马萨诸塞的剑桥;从村上市的铁人三项赛,到希腊马拉松长跑古道,他永远在奔跑。 “痛楚难以避免,而磨难可以选择。”每当村上长跑时,脑海里就反复出现这句话。积极地选择磨难,就是将人生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。他将这些年来在路上一面奔跑,一面思索的东西集结成书,诚实地书写跑步,诚实地书写人生。
- 出版时间: 2015-09-01 00:00:00
- ISBN: 9787544278843
- 分类: 文学-散文杂著
- 出版社: 南海出版公司
- PC地址:https://weread.qq.com/web/reader/5aa32dc0718048ef5aab966
高亮划线
作为选择对象的磨难
📌 Pain is inevitable.Suffering is optional. ⏱ 2024-01-29 19:19:18
第一章 2005年8月5日 夏威夷州考爱岛 谁能够笑话米克·贾格尔呢
📌 其要领与写长篇小说一般无二。在似乎可以写下去的地方,果断地停下笔来,这样第二天重新着手时便易于进入状态。欧内斯特·海明威好像也说过类似的话:持之以恒,不乱节奏。这对长期作业实在至为重要。 ⏱ 2024-01-29 19:22:47
📌 自从今年五月末开始在马萨诸塞州的剑桥生活以来,跑步便再度成为我日常生活的一个支柱。我跑得相当认真。非要举出具体的数字加以说明,便意味着每星期跑六十公里,亦即说每周跑六天,每天跑十公里。 ⏱ 2024-01-29 19:24:32
📌 在我迄今为止的人生中养成的诸多习惯里,跑步恐怕是最有益的一个,具有重要意义。我觉得由于二十多年从不间断地跑步,我的躯体和精神大致朝着良好的方向得到了强化。 ⏱ 2024-01-29 19:26:08
📌 无论何事,赢了别人也罢输给别人也罢,都不太计较,倒是更关心能否达到为自己设定的标准。在这层意义上,长跑才是与我的心态完全吻合的体育运动。 ⏱ 2024-01-29 19:26:28
📌 同样的说法也适用于写作。小说家这个职业,至少对我来说是无所谓胜负成败的。书的销量、得奖与否、评论的好坏,这些或许能成为成功与否的标志,却不能说是本质问题。写出来的文字是否达到了自己设定的基准,这才至为重要,这才容不得狡辩。别人大概怎么都可以搪塞,自己的心灵却无法蒙混过关。在这层意义上,写小说很像跑全程马拉松,对于创作者而言,其动机安安静静、确确实实地存在于自身内部,不应向外部去寻求形式与标准。 ⏱ 2024-01-29 19:37:40
📌 跑步对我来说,不单是有益的体育锻炼,还是有效的隐喻。我每日一面跑步,或者说一面积累参赛经验,一面将目标的横杆一点点提高,通过超越这高度来提高自己。至少是立志提高自己,并为之日日付出努力。我固然不是了不起的跑步者,而是处于极为平凡的(毋宁说是凡庸的)水准。然而这个问题根本不重要。我超越了昨天的自己,哪怕只是那么一丁点儿,才更为重要。在长跑中,如果说有什么必须战胜的对手,那就是过去的自己。 ⏱ 2024-01-29 19:38:26
📌 就我而言,在人生四十年代的后半期,跑步者的巅峰到来了。在此之前,我是以三个半小时为基准来跑全程马拉松的,节奏正好是一公里五分钟、一英里八分钟。 ⏱ 2024-01-29 19:40:04
📌 如前所述,七月我跑了三百一十公里。有两天下雨,还有两天是在旅行,没能跑步,还连续好几天热得叫人精疲力尽。考虑到这些,能跑到三百一十公里算是不坏的成绩,相当不坏。 ⏱ 2024-01-29 19:46:05
第二章 2005年8月14日 夏威夷州考爱岛 人是如何成为跑步小说家的
📌 清晨五点起床、晚上十点之前就寝,这样一种简朴而规律的生活宣告开始。一天中,身体机能最为活跃的时间因人而异,我是清晨的几小时。在这段时间内集中精力完成重要的工作。随后的时间或是用于运动,或是处理杂务,打理那些不必高度集中精力的工作。日暮时分便优哉游哉,不再继续工作。或是读书或是听音乐,放松精神,尽量早点就寝。我大体依照这个模式度日,直至今天。拜其所赐,这二十来年工作顺利,效率甚高。 ⏱ 2024-01-29 23:53:47
第三章 2005年9月1日 夏威夷州考爱岛 在盛夏的雅典跑第一个四十二公里
📌 下次参加全程马拉松,我要回归初心,从零开始发奋努力;周密地训练,重新发掘自己的体力。将每一颗螺丝都仔细拧紧,看看究竟能跑出什么样的结果来。 ⏱ 2024-01-30 00:26:56
📌 再怎么说,希腊毕竟有马拉松的原始路线。我想亲眼看看这条路线,甚至可以亲自跑上一段。对于刚刚成为长跑者的我,这是何等令人兴奋的体验! ⏱ 2024-01-30 00:25:56
第四章 2005年9月19日 东京 我写小说的许多方法,是每天清晨沿着道路跑步时学到的
📌 不管怎样,反正得坚持跑步。每天跑步对我来说好比生命线,不能说忙就抛开不管,或者停下不跑了。忙就中断跑步的话,我一辈子都无法跑步了。 ⏱ 2024-01-30 08:49:47
📌 在东京时,基本是去神宫外苑跑步。那是神宫球场旁边的环形跑道,跟纽约的中央公园当然无法相比,不过在东京的闹市中心,却是十分少见的绿意盎然的地段。这条跑道我长年累月地跑惯了,连细微之处都铭刻在脑子里。哪儿有坑哪儿有洼都记得一清二楚。对于需要时时意识到距离的练习,这儿最合适不过 ⏱ 2024-01-30 08:50:08
📌 我每天在早晨集中工作三四个小时。坐在书案前,将意识仅仅倾泻于正在写的东西上,其他什么都不考虑 ⏱ 2024-01-30 09:10:23
📌 只要每天坐在书桌前,训练将意识倾注于一点,自然就能掌握。这同前面写过的强化肌肉的做法很相似。每天必须不间断地写作,必须集中意识工作——将这样的信息持续不断地传递给身体系统,让它牢牢地记住,再悄悄移动刻度,一点一点将极限值向上提升,注意不让身体发觉。这跟每天坚持慢跑,强化肌肉,逐步打造出跑步者的体型是异曲同工的。给它刺激,持续。再给它刺激,持续。这个过程当然需要耐心,不过一定会得到相应的回报。 ⏱ 2024-01-30 09:12:16
📌 同样是十年,与其稀里糊涂地活,目的明确、生气勃勃地活当然令人更满意。跑步无疑大有裨益。 ⏱ 2024-01-30 09:17:19
📌 每天坚持跑步以来,脉搏显而易见地慢了下来,说明为了适应长距离奔跑,身体自己在调整脉搏。 ⏱ 2024-01-30 09:19:11
第五章 2005年10月3日 马萨诸塞州剑桥 即便那时的我有一条长长的马尾辫子
📌 写小说是不健康的营生这一主张,我基本表示赞同。当我们打算写小说,打算用文字去展现一个故事时,藏身于人性中的毒素一般的东西便不容分说地渗出来,浮现于表面。作家或多或少都要与这毒素正面交锋,分明知道危险,却仍得手法巧妙地处理。倘若没有这毒素介于其中,就不能真正实践创造行为。我为下面这个比喻的奇特预先表示歉意:这或许同河豚身上有毒的部位最鲜美甚是相似。任怎么想,写作恐怕都不能说是“健康的营生”。 ⏱ 2024-02-02 18:21:20
📌 对小说家而言,唯一的正途云云其实不存在。我认为强化“基础体力”,乃是完成更为宏伟的创作不可或缺的准备,并坚信这是值得一做的事情,至少比不做好得多。而且(尽管这一见解平庸之极)正像人们常常说的那样,但凡值得一做的事情,自有值得去做甚至做过头的价值。 ⏱ 2024-02-02 18:24:28
📌 十月六日在麻省理工学院举行朗读会,我必须在众目睽睽之下发言,所以今天一面练习演讲(当然不发出声来),一面跑步。这种时候当然不听音乐,而是在脑子里嘀嘀咕咕地说英语。 ⏱ 2024-02-02 18:25:53
📌 要把我的人品与为人巧妙地传达给对方;要让听众全神贯注地倾听我的发言,哪怕只是一时,也得让他们成为我的朋友。为此,我反反复复地练习演讲方法。诚然费时耗力,却会在其中发现某种感触,觉得自己在向新的东西挑战。 ⏱ 2024-02-02 18:27:44
第八章 2006年8月26日 神奈川县海岸的某座城市 至死都是十八岁
📌 今后我将依然毫不气馁、孜孜不倦地参加全程马拉松。只要身体允许,纵然已是老态龙钟,纵然周围的人频频忠告,“村上君,不要再跑了,已经上年纪了”,我还是会不以为意地继续跑步。哪怕成绩大幅下降,我也会朝着跑完全程马拉松这个目标,如同从前一样(有时还会超过从前)继续努力。是啊,不管别人说什么,这是我与生俱来的性格,就好似蝎子天生要螫人,蝉天生要死叮着树一般,又好比鲑鱼注定要回到它出生的河流,一对野鸭注定要相互追求一样。 ⏱ 2024-02-03 22:55:46
第九章 2006年10月1日 新潟县村上市 至少是跑到了最后
📌 于是乎,我的铁人三项赛挑战暂且出现了四年的空白期。在此期间,我一如既往地坚持长跑,每年参加一次马拉松比赛。老实说,我的心情并不舒畅。那次铁人三项赛的失败难以忘怀。我一直盼望着有朝一日好好雪耻复仇。我属于比较执拗的性格,假如有什么事情未能做成,就会一直做到成功,否则便抛舍不下,心情也无法平静。 ⏱ 2024-02-03 23:01:29
📌 最让我高兴的是自己从心底享受了这次比赛。成绩并非足以向人夸耀,细微的失误也为数不少,但是我竭尽了全力,身上依然留着这种感觉。而且我觉得在许多方面得到了改善,这难能可贵。 ⏱ 2024-02-03 23:09:00
📌 今年冬天可能还要去世界的某处,参加一次全程马拉松赛跑。明年夏天恐怕还会到哪儿去挑战铁人三项赛。就这样,季节周而复始,岁月流逝不回,我又增长一岁,恐怕小说又写出了一部。勇敢地面对眼前的难题,全力以赴逐一解决。将意识集中于迈出去的每一步,同时还要以尽可能长的眼光去看待问题,尽可能远地去眺望风景。我毕竟是一个长跑者。 ⏱ 2024-02-03 23:12:35
在世界各地的路上
📌 没有朝超级马拉松方向发展也是基于相同的理由。坚持体育运动,“调整和增强体力,以写好小说”才是第一目的,假如因为比赛和练习削减了写东西的时间,那便是本末倒置,要感到为难了。于是乎,在现阶段,我还是把自己抑制在较为稳健的范围之内。 ⏱ 2024-02-03 23:14:4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