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数据

效率脑科学:卓有成效地完成每一项工作

  •  效率脑科学:卓有成效地完成每一项工作|200
  • 书名: 效率脑科学:卓有成效地完成每一项工作
  • 作者: 戴维·罗克
  • 简介: 脑力是我们所拥有的最稀缺的资源,而且极容易被消耗和浪费,尤其是在工作中,多任务切换、分心、压力等都可能让我们脑仁儿疼,感到身心俱疲,工作效率当然也高不到哪里去。 解决之道就在于,我们需要按照大脑自己的运作规律来行事。本书作者根据最新的脑科学研究成果,耗费数年时间写作了这本工作脑科学著作,其中的方法经过了知名企业的多次验证,切实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。 为了便于理解,作者采用了讲故事的形式,为我们展示了埃米莉和保罗在工作中遭遇的困境,并结合脑科学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拆解,随后给出了改进方法,同时以“重演”的形式向我们呈现了故事主角在应用脑科学知识之后的工作改善。
  • 出版时间: 2022-01-01 00:00:00
  • ISBN: 9787115579713
  • 分类: 个人成长-人在职场
  • 出版社: 人民邮电出版社
  • PC地址:https://weread.qq.com/web/reader/e4b32a4072898be1e4ba7ec

高亮划线

运用视觉画面

📌 为了减少处理信息所需要的能量,你可以利用视觉画面,也就是让脑海中浮现画面。例如,你现在正在通过大脑舞台的比喻来学习一个复杂的科学概念,即前额皮质的功能。将概念想象成视觉画面会调用位于大脑后枕叶的视皮质。这个区域可以通过真实的画面、隐喻或故事等任何能在头脑中产生图像的事物来激活。 视觉画面之所以如此实用有两个原因。一个原因是,它们是非常高效的信息结构。当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你的卧室的画面时,这个画面蕴含了大量的信息,包括几十个物体之间的复杂关系、它们的大小和形状、相对位置,等等。比起这幅画面,把所有这些信息转化成文字所需要的能量要多得多。 ⏱ 2022-10-11 19:07:55

为大脑减负

📌 如果埃米莉一早就把待办事务从脑中转移到现实世界中进行比较,并且把它们排好优先级,那么她还可以做一件事来最大限度地提高这个早晨的效率。 ⏱ 2022-10-11 19:12:29

📌 与之相反,你可以把一天分为几个时间段,例如进行创意写作的深度思考时间段、用于开会的时间段,以及用于回复电子邮件的日常事务时间段。深度思考需要耗费更多能量,所以尽量把这类工作安排在同一个时间段内,比如清晨或者深夜。 ⏱ 2022-10-11 19:15:03

📌 一个减少不必要思考的方法是把任务委派给别人。 ⏱ 2022-10-11 19:16:06

舞台空间很小

📌 纽约大学的布赖恩·麦克里(Brian McElree)研究发现,人们能够准确记住的事物数量,其实只有一件。这项研究指出:“明确且具有说服力的证据表明,人们的注意力只能集中在一件事上,没有直接证据表明人们可以把注意力长时间地同时放在多件事物上。”尽管你显然可以一次记住不止一件事,但在这种情况下,你对每件事的记忆都会有欠缺。 ⏱ 2022-10-11 23:28:44

简化

📌 简化想象你正在用一台内存很小的计算机工作(这意味着它一次能够短期储存的信息不多),而你想要在一页文档内放 4 张高清彩色照片。你一移动照片的位置,计算机就要卡上好几秒。要把照片放到合适的位置,最好先用低分辨率的照片替代,摆好位置后再换成高清照片。平面设计师工作时经常用这种打草稿的技巧。编剧也会用“故事板”来描述故事的进展,每块板上都只用一个简单的动画来概括复杂的剧情。与重新编写整个剧本相比,移动这些故事板要容易得多。运用简化版的概念可以节省大脑资源,从而将这些资源留给更重要的大脑功能,比如采取不同的视角、增删元素,或者重新排序。 ⏱ 2022-10-11 23:34:09

重演:一想起来就头疼的项目

📌 脑力善用 • 通过概括并聚焦重点要素来简化信息。 • 面对过量信息时,把信息分成组块进行处理。 • 练习先把最重要的演员放到舞台上,而不是把最容易请到的演员放到舞台上。 ⏱ 2022-10-12 09:34:39

外部干扰源

📌 最有效的一种干扰源管理技巧其实很简单:在进行任何深入思考期间,关掉所有通信设备。大脑喜欢专注于眼前的事物,因为这样消耗的能量更少。如果你正试着完成一项伤脑筋的工作,你会很难抵抗分心的诱惑:因为分心能让你暂缓痛苦,转而享受轻微的快感。所以,尤其是在外界干扰源众多的情况下,干脆屏蔽所有外界干扰源是提高大脑工作效率的最佳策略之一。如何使用你的手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。最近的研究表明,即使你的手机已经关机了,只要它仍跟你共处一室,它就可以影响你的思维能力,甚至降低你的智商。要想逃脱手机对你的影响,你得把它关机,并放到另一个房间里去。 ⏱ 2022-10-12 23:34:36

读书笔记

本书评论